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

【学习专栏】 习近平法治思想应知应会

发布时间:2023-07-10




1.习近平法治思想最初是在什么会议上提出来的?

答:在2020年11月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我们党正式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

2.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答: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全面依法治国这个重大时代课题。

3.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容是哪些?

答:“十一个坚持”,即要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4.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最新成果是什么?

答:五个首次:首次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首次宣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首次深刻回答全面依法治国一系列重大问题;首次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科学内涵;首次明确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框架和总体布局。

5.中国新时期依法治国的“新十六字方针”是什么?

答: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6.“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什么?

答:“四个全面”,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7.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基础性、保障性作用的是什么?

答:全面依法治国。

8.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是什么?

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9.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答:法治。

10.法治的根基是什么?

答:法治的根基在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全面依法治国 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

11.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

答: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12.全面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什么?

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13.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什么?

答:领导干部具体行使党的执政权和国家立法权、行政权、监察权、司法权,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

14.什么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

答:党和法治。

15.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什么?

答:坚持党的领导。

16.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

答: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17.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者的关系是什么?

答:三者各有侧重、相辅相成,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目标,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点,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三者共同构成全面依法治国的三根支柱,缺少任何一个方面,全面依法治国工作布局就不完整,总目标就无法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三者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推动三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18.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什么?

答:依法保障人民权益。

19.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什么?

答: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20.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什么?

答: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21.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三者的关系?

答:三者是有机联系的整体,三者本质一致、目标一体、成效相关,必须相互统一、共同推进、形成合力。依法治国要求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 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能不能做到依法治国,关键在于党能不能坚持依法执政,各级政府能不能依法行政。依法执政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求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依法行政是各级政府活动的基本准则,要求各级政府必须依法全面履行职能,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

22.什么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

答:党内法规。党内法规体系,是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以准则、条例等中央党内法规为主干,由各领域各层级党内法规制度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2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是什么?

答:建设法治政府。

24.《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提出要建设什么样的法治政府?

答:全面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25.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答: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法治政府建设正确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行政机关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坚持问题导向,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切实解决制约法治政府建设的突出问题;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政府建设模式和路径;坚持统筹推进,强化法治政府建设的整体推动、协同发展。

26.法治政府建设的几大任务是什么?

答:有九大任务:一是健全政府机构职能体系,推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是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加快推进政府治理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三是健全行政决策制度体系,不断提升行政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四是健全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五是健全突发事件应对体系,依法预防处置重大突发事件;六是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行政预防调处化解体系,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七是健全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促进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八是健全法治政府建设科技保障体系,全面建设数字法治政府;九是加强党的领导,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

27.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者是什么关系?

答: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者各有侧重、相辅相成,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目标,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国家的主体,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

28.如何理解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之间的关系?

答:(一)法治政府要求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是最低限度的行政准则;(二)服务型政府要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执法为民,实现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法治政府的更高目标;(三)法治政府强调的是政府行政的规范和方式,服务型政府强调的是政府行政的宗旨和导向,两者是从不同角度对政府行政提出的要求,是内在统一、相辅相成的;(四)实现依法行政践行服务宗旨、服务宗旨引领依法行政。

29.最好的营商环境是什么?

答:法治。

30.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目的是什么?

答: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依法保护市场主体的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保护企业经营者人身和财产安全。保障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使用各类生产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

31.什么是“放管服”改革?

答:“放管服”改革指的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

放:以简政放权放出活力和动力;

管:以创新监管管出公平和秩序;

服:以优化服务服出便利和品质。

32.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是什么?

答:领导干部。

33.新中国的宪法经历的发展历程是怎样?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 1982年12月4日通过四个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正。

34.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什么?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35.民法典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

36.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分别由哪些机关制定?

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

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制定省级地方性法规,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

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制定部门规章;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政 府规章,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可以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规章。

37.党委主要负责人在推进法治建设中应当履行哪些主要职责?

答:(一)充分发挥党委在推进本地区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 用,定期听取有关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将法治建设纳入地区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二)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提高党内法规制度执行力;(三)严格依法依规决策,落实党委法律顾问制度、公职律师制度,加强对党委文件、重大决策的合法合规性审查;(四)支持本级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督促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和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依法办事,不得违规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五)坚持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和政法机关领导班子建设;(六)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形成浓厚法治氛围。

38.政府主要负责人在推进法治建设中应当履行哪些主要职责?

答:(一)加强对本地区法治政府建设的组织领导,制定工作规 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及时研究解决法治政府建设有关重大问题,为推进法治建设提供保障、创造条件;(二)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公职律师制度,依法制定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三)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四)督促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和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行政,推动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纠正行政不作为、乱作为;(五)自觉维护司法权威,认真落实行政机关出庭应诉、支持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尊重并执行法院生效裁判的制度;(六)完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组织实施普法规划,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

39.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反对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坚持 统筹协调,做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 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权责一致,确保有权 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40.如何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答:严格执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将法治建设摆在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对不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本地区本部门一年内发生多起重大行政违法案件、造成严重社会后果的,依法追究主要责任人的责任。

41.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怎样进行督察和考核?

答:(一)上级党委应当对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开展定期检查、专项督查。(二)上级党委应当将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作为考察使用干部、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的重要依据。(三)党政主要负责人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应当依照《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有关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予以问责。

42.行政执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严格、规范、公正、文明。

43.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是什么?

答:《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规定,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包括: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

44.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建设一支什么样的法治工作队伍?

答: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

45.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有哪些规定?

答:《行政诉讼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案件、社会高度关注的案件、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案件、检察机关提起的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等,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必须达100%。

46.主动全面落实政务公开要坚持什么原则?

答: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以不公开为例外,用政府更加公开透明赢得人民群众更多理解、信任和支持。

47.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对法治工作队伍建设提出什么要求

答: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首先要把专门队伍建设好;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推进法治专门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确保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对法治专门队伍的管理必须坚持更严标准、更高要求。要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教育引导法律服务工作者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依法依规诚信执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要加强法治人才培养。

48.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必须树立怎样的法治理念?

答: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

49.推动全社会增强法治观念的关键环节有哪些?

答:(一)维护宪法权威;(二)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三)健全普法责任制;(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50.如何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答:(一)树立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把能不能有效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条件,在相同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履职能力强的干部。对特权思想严重、法治观念淡薄的干部,及时发现并进行批评教育、督促整改,对问题严重或者违法违纪的干部,依法依纪严肃处理。(二)强化对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教育培训和考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法律列入政府常务会议学习内容,列入本级党校(行政学院)必修课。在政府工作人员中普遍开展宪法法律教育,严格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制度。将法律知识培训作为公务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的重要内容,将宪法以及与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纳入培训考试考核内容,将通过法律知识考试作为通过初任培训、任职培训的标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