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0569235X/2023-00076
有 效 性:
有效
发文机关:
民政局
发文字号:
济管民〔2023〕19号
标  题:
2023年济源示范区 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工作方案
成文日期:
2023-04-23
发布日期:
2023-04-23
2023年济源示范区 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河南省民政厅、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等21部门《关于加强河南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河南省民政厅《2023年全省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项目工作方案》等文件要求,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扩大社会工作服务站(以下简称“社工站”)影响力,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群众“急难愁盼”和民政重点工作,开展探访评估、需求分析,提供心理疏导、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服务,传递民政爱民情怀,彰显社工站提纲挈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独特作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二、工作目标

2023年底前,建设不少于3个标准化示范社工站每个社工站配备驻站社工不少于2人,每名驻站社工接受社会工作专业培训不少于45学时。每个社工站培育不少于5人的社区志愿者。5个街道完成村(社区)社工室全覆盖率,11个镇村(社区)社工室覆盖率达到50%

三、重点任务  

聚焦社工服务主责主业社工站是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方法和服务受困群众的综合性平台。坚持党建引领推进精准化个案服务与社区共治相结合的“一体两翼”服务模式。通过探访排查、政策宣讲等方式融入服务对象,精准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特征及其相关优势资产,开展专业评估,在链接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政策资源的基础上,提供社会心理支持、能力建设、促进社会参与、减少社会排斥等精准化服务加强资产为本的社区共治发展思路,深化对本地社会问题和优势资产的认识,从社区紧迫、群众关切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政治等关键性发展议题入手,联动资源,运用社会工作专业优势,推动形成社工站、民政等政府部门、镇(街道)和村(社区)、村(居)民、社区社会组织(基金会)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可持续发展局面。

)推动标准化示范站点建设。对照《河南省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标准与管理规范》要求,落实“有项目、有场地、有制度、有经费、有社工、有服务”的六有建设标准,确保社工站覆盖有形、服务有效。部署开展社工站评估和示范点建设工作,建设不少于3个标准化示范社工站。指导驻站社工依照社工站服务指引和管理规范开展服务,实现个案救助与社区发展有章可循、依规服务。加强社工站督导评估工作,提升服务和管理水平。

加快推进社工室建设坚持“社区为本、问题导向、方便群众”的服务原则,推进村(社区)社工室建设依托党群服务机构承接民政服务职能的内部机构困难群众和服务对象较多问题矛盾突出的村(社区)党群服务机构、养老和儿童服务场所等场所设立社工室,确保社工扎根基层、发挥优势镇设立的村(社区)社工室比例达到50%,街道完成村(社区)社工室全覆盖,延长社工服务链条。

(四)加强资金保障。加强资金筹措力度,鼓励各镇(街道)民政所按照《关于加强河南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豫民20204)、《河南省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实施办法》(豫民〔2013〕3号)要求将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扩大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范围和规模。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支持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支持社工站(室)项目,带动建立多元化社会工作服务投入机制。

(五)建强社工人才队伍。坚持“引育结合”原则,发展社工人才队伍。摸清社工人才底数,建立示范区社会工作人才库。开展社工领军人才、督导人才选育工作,形成领军人才、督导人才和一线社工梯次发展的良好局面。加大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力度以社工站(室)和社区工作人员为重点,全年培训社会工作者不少于200人。鼓励和支持镇(街道)、村(社区)、社工站(室)及民政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评定。持续开展社工共学、社工站观摩交流、社工案例大赛等活动有效提升社工人才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社工站建设,是贯彻落实新时期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要文件有关社工站建设和社会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是事关民政工作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工作的重要抓手,是解决民政工作力量不足、提升基层民政服务能力有效手段。各镇(街道)切实做好统筹协调,积极推动社工站高质量发展。

(二)理顺政社关系。厘清职责,推动社会工作朝着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要加强目标管理、计划指导、过程管控、结果评估,既要避免“管控过死、随意干预、胡乱指挥”,也要避免“撒手不管、一放了之”。社会工作者要发挥“在场”优势,做出专业性。双方各司其职、优势互补,不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社互动模式,推动民政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基层社会治理更加有效。

(三)推进融合服务社工站是为群众服务的窗口,需要加强部门沟通、资源统筹、政策联动、多元共融,共同构筑为民服务的支持网络。要将民政领域内资源统筹放在重要位置。民政部门所有延伸到镇(街道)的为民服务,原则上统一进驻社工站,以社工站为依托,实现社工站、未成年人保护站、社会救助服务站、老年人服务站、慈善工作站、志愿服务站“六站合一”。充分整合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社会组织、残疾人及工青妇等为民服务力量,不断形成阵地共建、服务共效、公益共为、品牌共创的“多站合一、一站一品”民政基层服务平台发展模式。

(四)严格资金监管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政资金和福彩公益金使用管理规定,健全政府购买服务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完善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流程,规范使用支出范围。要实现单独核算、专项管理,不得混用、挤占、挪用。对于单一资金来源的社工服务项目,根据资金来源和服务重点,依托社工站或各类服务机构,开展社区矫正、禁毒、未成年人保护、老年服务、残疾人服务、移风易俗、家庭教育指导、精神障碍康复等特定领域社工服务。一年期社工服务项目,一般按季度拨付或者分3次拨付(首期资金拨付一般不少于50%),确保预算执行效果。提前做好资金支出规划,按期支付,避免出现欠账、拖账、赖账等影响政府信誉和项目服务质量的问题。

五)完善工作机制。各镇(街道)每月至少组织一次专题会议,明确社工服务重点,研究协调解决问题。推进社工系统应用,要全面推进社工系统应用,要求“系统有数据,项目有社工,驻站有服务,活动有记录”,每月上传服务记录不少于4场次结合镇办实际需求,打造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品牌,不断提升服务质量。通过总结交流、宣传典型,表彰先进,展示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形象和风采,提高全社会对社会工作的认同感,为社会工作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2023年4月23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底部栏目

主办: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民政局 电话:0391-6663328

地址: 济源市黄河大道中段88号 备案号: 豫ICP备2022022137号-1

豫公网安备: 41900102410931号 网站标识码:4190010015